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科技日报】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在南京发布

发表日期:2019-03-08来源:放大 缩小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吕迪 

  2019年3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 2018 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这十大进展集中反映了最近一年中我国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古脊椎动物(古龟类、早期哺乳类、古鸟类、带羽毛恐龙)、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研究重要进展不断涌现,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成果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 

  01 

  三叠纪具喙的基干龟类及龟类的早期演化 

  中国始喙龟生态复原图(陈瑜 绘)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一种全新的基干龟类——中国始喙龟,化石发现于贵州关岭地区的晚三叠世海相沉积。这是第一种开始失去牙齿的龟类,该研究为龟类特殊身体构型从何而来提供了重要的过渡性信息。始喙龟的发现不仅令古生物界专业人士着迷,也具有广泛的公众影响力,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 

  02 

  混元兽-改写有袋类起源 

周氏混元兽复原图(Paul Bowden绘) 

  以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毕顺东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刊发长文,报道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混元兽。该发现证明以前报道的中国袋兽与混元兽均属真兽类,并非有袋类祖先。这也就是说,亚洲可能不是有袋类的起源中心,对现生哺乳动物胎盘类和有袋类的分化提出了新见解。 

  03 

  距今3-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上报道了西藏尼阿底地区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西藏尼阿底旧石器遗址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纪录,刷新了学界和大众对世界屋脊人类活动历史、古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认识。 

  04 

  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主编,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多位一线古生物学家参与编撰的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面向大学全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期盼他们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对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把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思考,进而为探索和揭示现今地球环境和人类未来深层次的演化机理做出贡献。 

  05 

  从化石研究现代鸟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研究员团队,从鸟类的骨骼和软组织特征角度,对热河生物群的早期鸟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于2018年10月2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报道了在一件距今1.2亿年前的原始鸟类上保存的肺部结构,为揭示早期鸟类呼吸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关键信息;于2018年12月5日在英国《自然通讯》首次报道了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反鸟类的髓质骨材料,这是迄今为止最为确凿的中生代鸟类髓质骨研究,为探知早期鸟类的演化历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06 

  迄今世界最早的不对称飞羽的首次发现(并列进展六) 

彩虹龙复原图(赵闯 绘) 

  鸟类飞行起源及飞羽的演化是鸟类起源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由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1月15日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报道了产自河北青龙距今1.6亿年前侏罗纪地层、迄今世界最早的具不对称飞羽恐龙--巨嵴彩虹龙的发现,首次揭示了鸟类祖先不对称飞羽很可能首先出现于尾部,早于德国始祖鸟至少1000万年,很可能代表了鸟类飞羽从对称性到不对称性演化的重要“衔接点”。 

  07 

  揭秘海洋生态系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中的响应过程(并列进展六)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2018年于《科学 进展》和《美国地质学会会刊》发表了关于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中海洋生态系演变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导致海洋生态系表现异常,出现了一个畸形的生态系。这表明大灭绝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要比当前的认识更为严重,破坏后的恢复和重建时间远长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时间。 

  08 

  埃迪卡拉纪具附肢两侧对称动物的足迹(并列进展八)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哲研究员领衔,南京古生物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6月6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报道了在埃迪卡拉纪发现的具有附肢的后生动物形成的足迹。新发现将足迹化石的记录从寒武纪延伸到了埃迪卡拉纪,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足迹化石。标志着两侧对称后生动物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已经开始进入“步行”的新时代。 

  09 

  雪球地球促进动物演化( 并列进展八) 

华南南沱组顶部广泛分布的黄铁矿结核(郎咸国 供图) 

  北京大学沈冰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8月1日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报道了我国华南南沱组冰期沉积地层顶部广泛出露的大量黄铁矿结核。该研究表明,雪球地球的结束直接促进了埃迪卡拉纪真核生物的演化和爆发,拉开了元古代地球系统向显生宙地球系统转变的序幕。该项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新元古代氧化事件发生的机制和后生动物起源的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启示。 

  10 

  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及乌溜阶层型剖面和点位(并列进展八) 

  经过35年努力,由贵州大学赵元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我国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进行了寒武系第三统及第五阶国际层型剖面及点位的研究,提出了寒武系第三统为苗岭统,第五阶为乌溜阶,距凯里组底52.8m处即第三统首现分子(FAD)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现处为苗岭统及乌溜阶共同底界的建议,最终国际地科联全票通过,成为我国第11枚“金钉子”(GSSP),因含有著名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凯里生物群,又有特殊科学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研究员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自2017年1月开始开展“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和发布活动,每年一届,迄今已有三年,2016年度及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均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和前两届相比,今年入选“十大进展”的科研成果有很多突破。“首先是成果类型多样化,以往入选的项目大都是以发现为基础的成果,今年有所改变,十项成果中增加了多学科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响应、协同、演化等更加综合的成果,并且还增加了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突破了以往任何教材,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演化,他的出版以及在多个高校的使用,开创了科学传播领域新的发展。”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说,“其次是今年入选成果的完成者,尤其是第一完成者年轻化,以中青年为主,10位主要完成者里面有3位30多岁的青年学者。还有一点是今年的入选成果发表渠道多样化,以前的入选成果大都是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今年我们对评选标准达成共识,不仅仅考量成果的出身即发表的杂志,更多的是注重研究成果是否取得在学科方面重要的进展。” 

  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和我国科研机构在过去的年中,在古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重大科学成果,不仅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