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中新社】古DNA研究确认 福建及周边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祖先

发表日期:2020-05-15来源:放大 缩小
中科院、国家文物局举行联合发布会,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怎样形成?又是如何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传播?这项备受关注的东亚南北方人群寻根、华夏族群探源的议题,已被中国科研团队历时8年持续探索、通过创新古DNA技术揭开神秘面纱。

  福建及周边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祖先 

付巧妹研究员解读古DNA最新研究成果。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研究员团队联合多单位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东亚主体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新石器时代古北方人群在迁徙和基因传播方面对所有现代人群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即已开始,4800年前出现强化趋势,至今仍在延续。

  该研究首次通过古基因组数据确认,福建及毗邻地区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关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现今主要生活在中国台湾岛及太平洋岛屿等地)的祖先来源,首次明确将时间追溯到8400年前,并确认整个东亚沿海族群之间都存在遗传联系。

  研究还发现,福建8400年前的奇和洞人相较于现今生活在东亚北方(如达斡尔族人群)而言,显示与东亚现今中部和南方人群(如汉族和傣族人群)之间存在更多的遗传联系,且与台湾岛的阿美族和泰雅族人群具有最强的遗传联系,反映出现今族群之间的联系性。

  从遗传学角度揭开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若干谜团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获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这也是东亚尤其是中国南北方人群规模性、系统性的史前基因组研究分析结果首次正式发表,论文呈现出中国古人群遗传特点、基因交流与迁徙融合的演变历史,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

  中国南北方同期人群演化未受外来人群影响 

山东扁扁洞一具约9500年前个体的颞骨。中科院古脊椎所 高伟 供图

  付巧妹介绍说,其团队与多家考古、文博机构及大学等合作,依托古DNA技术首次针对中国南北方人群开展时间跨度最大的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成功捕获测序中国北方山东、内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邻亮岛和锁港等地11个遗址25个9500-4200年前的个体和1个300年前个体的基因组。其中,涉及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群样本,包括来自北方山东、内蒙古地区5个遗址(扁扁洞、小荆山、小高遗址、博山遗址、裕民遗址)距今9500-7700年的7个个体,及南方福建、台湾海峡2个遗址(奇和洞、亮岛)距今8400-7600年的3个个体。

  研究观察到,现今的东亚人群,不管是来自北方还是南方,都同时混合有古北方人群成分和古南方人群成分,但古北方人群成分影响更为广泛。该结果表明人群的迁移,包括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人群之间的互动融合,以及新石器时代以后黄河以北人群向南的大量迁移,基本构成了现今东亚南北方人群的基因组成。

  她特别指出,中国人群与欧洲人群,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演化历程差异较大。在约9000年前农业出现以来,欧洲人群不断受到近东农业人群及欧亚草原人群等外来群体的“大换血”,即外来人群一直在重构欧洲人群遗传信息,对现今欧洲人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南北方人群虽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迁徙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各人群间。

  同时,研究发现中国南北方现今大部分省市的汉族人群,所携有东亚古北方人群成分和古南方人群成分的混合比例基本相似,并发现中国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现今南岛语系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确认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这些研究结果都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演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探根溯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佐证。

  古DNA技术助力“破案”人类演化谜团 

福建奇和洞约8400年前的2号个体头骨。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 范雪春 供图

  历经多年努力和不懈探索,付巧妹团队通过共同开发古DNA捕获技术及参与短片段提取技术等,成功获取南方福建及台湾海峡岛屿5个遗址18个距今8400-4200年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东亚南方大陆核基因组空白区域,其中距今8400年的福建奇和洞个体基因组,不仅研究揭示出南方大陆人群与北方大陆人群的遗传联系,而且证实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

  付巧妹说,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改进、创新古DNA技术首获中国南方大陆人群核基因组,使大规模研究东亚人群遗传信息成为可能,相关技术还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古DNA捕获技术,实现从大量土壤微生物DNA里“钓取”极其微量的内源DNA;古DNA短片段提取技术,将非冰冻层人类古DNA破译的时间推进到40万年前。这些技术极大扩展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样本范围,将有力推动人类学、进化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发展。

  付巧妹也坦言,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只是揭开人类演化史的冰山一角,同时提出更多、更深层的追问:旧石器时代中国南北方人群有着怎样的互动与交流?新石器时代北方沿海人群与内陆人群是否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南北方人群的迁移与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有何关联?……她希望利用古DNA技术,未来能一一破解这些谜团。

  重磅发布会推介重磅研究成果 

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中科院古脊椎所 徐欣 供图

  基于“探源华夏族群——古DNA解密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这项成果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论文发表前夕,中科院和国家文物局1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重大科学发现与研究成果联合发布会,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中科院首次举办专题成果院级新闻发布会,通过现场+远程方式,向媒体科普介绍研究过程、重要发现和主要结论。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专门向该研究成果致贺信,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院士、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白春礼表示,这项成果对于探索中国史前人群的迁徙历史、遗传格局及内部融合过程,对于明确现今主要生活在中国台湾及太平洋岛屿等地的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提升中国在古人类与生物演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李树深说,这项工作是一项有关中国和东亚古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大科学发现,对于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探源,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发布的成果也是中科院和国家文物局长期合作的结晶,希望双方在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探源领域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强认为,最新发布的重大研究突破,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他指出,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文物界与科技界的资源共享和融合创新,依托中科院古脊椎所设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与演化科研基地,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第七批科研基地之一。该基地将集合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古DNA研究等领域优势资源,建成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辐射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未来,国家文物局将以科研基地为纽带,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的合作。(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