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光明日报】失散4.38亿年,新发现“古鱼兄弟”相隔不到200公里

发表日期:2023-05-16来源:放大 缩小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发表文章,介绍了在江西九江武宁地区约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九江江夏鱼。这一发现为赣西北和鄂东南地区下红层之间的对比提供了直接化石证据,同时印证了在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可能通过古地理研究中被称作九江海峡的狭长地域完成了南北迁徙,对于深入理解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及生物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新发现的九江江夏鱼和发现于湖北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同一个属在不同的地方被发现,其生物地层研究意义重大。与江西武宁下红层清水组对比,武汉地区的含鱼地层在时代上应属特列奇早期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特列奇中期,从而将该地区江夏鱼、汉阳鱼等盔甲鱼类的生存时代向前推进了至少200万年,然而特列奇中期武汉地区坟头组上部并不含有鱼化石,而是形成以腕足动物、三叶虫以及鹦鹉螺等无脊椎动物为代表的秀山动物群。这一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海水环境的进一步加深,该地区可能不适合盔甲鱼类的生存。

  九江江夏鱼化石照片(盖志琨摄)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山显任介绍,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是灭绝生物的“寻亲之旅”,研究团队继去年在江西武宁为浙江安吉的网状安吉鱼找到亲兄弟后,又在同一地点为湖北武汉的后棘江夏鱼找到了亲兄弟,并且二者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这表明两个物种形成地理隔离不久,刚刚分化成两个新物种。”

  山显任认为,江西武宁志留纪下红层清水组的温塘化石组合的古鱼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其他地区该组合的所有属种,说明江西武宁地区可能是盔甲鱼类辐射和扩散的中心之一,盔甲鱼类可能通过九江海峡完成了南北迁徙,继而扩散至安徽巢湖和湖北京山等地。

  华南地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早期古地理图和盔甲鱼类化石产地(山显任修改自陈旭、戎嘉余, 1996; 戎嘉余等, 2012;)

  九江江夏鱼化石发现及其研究的成果论文,由山显任在该所盖志琨、赵文金研究员联合指导下完成,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