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亚洲首次发现多刺甲龙亚科恐龙

发表日期:2013-12-13来源: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研究团队在最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四期报道了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的多刺甲龙亚科恐龙一新属种:金城洮河龙 (Taohelong jinchengensis)。因此前多刺甲龙类只发现于北美和欧洲,金城洮河龙代表了该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于研究甲龙类的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甲龙类属鸟臀类恐龙中的有甲类,是剑龙类的姐妹群,发现于除非洲外的各大陆,以四足行走、四肢较短、独特的头骨构造及身体背侧面披有一排排纵向排列的膜质骨板等为特征。甲龙类主要包括甲龙科和结节龙科两个科。甲龙科成员头骨宽大于长,尾末端发育有尾锤,而结节龙科成员头骨长明显大于宽,尾末端没有形成尾锤。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甲龙类化石的发现,有些标本显示出了介于甲龙科与结节龙科之间的特征,它们具有甲龙科的头骨和结节龙科的身体。这些甲龙以独特的大面积愈合的荐盾,基部中空、后侧有凹槽的肩刺和不对称的三角形尾板等特征与甲龙科和结节龙科成员相区别,并被归入多刺甲龙亚科。目前,多刺甲龙亚科的分类位置一直不确定,曾被归属于甲龙科、基干甲龙类(即甲龙科和结节龙科分异之前的甲龙类)或结节龙科。 
    兰州-民和盆地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带,是印支运动后在祁连褶皱系基底上发育形成的中新生代断拗山间盆地,其中广泛发育出露良好的下白垩统河口群。河口群为一套湖泊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泥岩沉积。在永靖县盐锅峡镇老虎口一带发现了大量以恐龙足迹为主的遗迹化石。2002年,首个恐龙骨骼化石发现于盆地东部,被命名为巨齿兰州龙(Lanzhousaurus magnidens), 这是世界上已知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2006和2008年又分别报道了两个基干巨龙形类蜥脚类:刘家峡黄河巨龙(Huanghetitan liujiaxiaensis)和炳灵大夏巨龙(Daxiatitan binglingi)。 
    金城洮河龙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东部临洮县和永靖县的交界地带的下白垩统河口群中部的滨浅湖相地层中。标本包括一枚缺失右侧横突的前中部尾椎,三根不完整背肋,一个近乎完整的左侧髂骨,两块荐盾,一块三角形尾板,若干甲片及不能辨别的化石碎片。据研究人员介绍,金城洮河龙因具有未穿孔的的髋臼窝,大面积愈合甲片形成的荐盾和不对称的三角形尾板被归入到多刺甲龙亚科中。 
    为了探明金城洮河龙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洮河龙属甲龙类结节龙科中的多刺甲龙亚科,并且和发现于英国早白垩世巴雷姆期的Polacanthus foxii是姐妹群。因此,洮河龙代表了多刺甲龙亚科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也再次表明兰州-民和盆地的河口群蕴含着一个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组合。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资助。

图1 金城洮河龙前中部尾椎(杨精涛供图)

图2 金城洮河龙左侧髂骨(杨精涛供图)

图3 金城洮河龙甲板、甲片、荐盾和尾板(杨精涛供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