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古脊椎所等对宁夏水洞沟遗址成因研究取得进展

发表日期:2014-11-04来源:放大 缩小

  近年来,宁夏水洞沟遗址是更新世晚期我国古人类生存行为和东西方技术交流研究的热点地区,然而有关该遗址的埋藏环境、形成过程和机制等重要学术问题尚未揭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和牛东伟、关莹、年小美博士等通过对遗址第7地点的研究表明,该遗址埋藏于古湖的边缘环境,相关指标分析显示其属于近原地埋藏,出土文化遗物是揭示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北方发生之际人类活动特征的难得材料,近期的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刊登了该项研究成果。 

  水洞沟遗址是我国发现、发掘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因其出土带有强烈的欧洲旧石器中( 莫斯特文化)、晚( 奥瑞纳文化) 过渡期面貌的石制品,以及存在大石叶和小石片两套石工业类型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裴树文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对宁夏水洞沟遗址进行的系统发掘显示,古人类在距今4.01.1万年期间集中在该区域活动,出土丰富的带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莫斯特和奥瑞纳文化特点的石叶工具和更晚阶段时期的大量装饰品、火塘、骨角器和细石器,表明水洞沟地区是早期现代人在东亚迁徒、扩散和技术交流的驻足地,是研究早期现代人行为与技术和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遗址。 

  遗址成因研究是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它以地质学的理念为导向,结合古人类活动留下的遗物和遗迹,通过相关指标分析,复原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而评价遗址出土遗物对揭示早期人类技术和行为研究的可信度,是古人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水洞遗址形成于MIS3阶段的后期,是早期现代人和我国本土人类活动、技术交流和变革的关键时期。末次冰期内相对温暖的间冰阶使水洞沟地区发育了一个小型湖泊,古人类在湖泊边缘活动。遗址堆积自下而上由冲击形成的砂砾石层、灰至灰绿色湖相堆积和似黄土状粉砂堆积组成,下伏第三系红土堆积,古人类活动于湖相地层内。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层位的粒度分析、出土遗物的两维和三维复原、石制品空间聚集特点(石制品技术组合、废片区间分布、表面保存状况、标本走向和倾向特征)等系统分析认为,遗址总体属近原地埋藏,黄土分布区的失陷现象和后期湖泊边缘的间歇性片流对遗址后期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扰动,但出土古人类遗物保留了古人类制作后的原始状况,改造程度微弱,是揭示早期人类石器技术和生存行为的理想材料。 

  文章第一作者裴树文介绍:“遗址成因研究在我国尚未系统展开,对于众多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埋藏环境来讲,处于湖泊边缘或河漫滩环境的细颗粒沉积大都能较好保留古人类活动留下的遗物和遗迹,是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遗址类型。该项研究对我国北方众多更新世湖泊边缘古人类活动遗址成因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衔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14001967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掘区标本密度分布特点(裴树文供图)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掘区标本空间3D分布特点(裴树文供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