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国际第四纪》杂志集中发表中国学者学术论文

发表日期:2014-12-05来源:放大 缩小

  201410月《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杂志第347期专刊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Robin Dennell教授作为特邀编辑组织的研究文章。该专刊是20136月古脊椎所在银川组织学术会议-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后续成果,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中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文章17篇,集中报道了近年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值得指出的是该期集中发表了与水洞沟遗址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8篇,涉及石器技术、古人类适应生存方式、东西方文化交流、年代学等多个方面,显示了水洞沟遗址的重要性及持续的研究潜力。 

  高星研究员与Robin Dennell教授在专刊的前言指出,国际学术界较为关注东亚旧石器早期的研究,对晚期的研究重视不够。然而东亚旧石器时代的晚段对于研究古人类演化和适应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首先,中国北方带有Levallois技术特征的石叶遗存出现在距今4万年左右,稍晚于临近的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对于研究晚更新世人群的迁移与交流以及现代人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古人类扩散至日本群岛是晚更新世人类演化的重要事件,现在的证据显示可能早至距今约4万年左右就已发生;第三,东亚地区古人类长距离的交换网络早在距今3万年便已经在多个地区出现,并且航海技术可能在距今4万年便在东亚沿海地区变得比较普遍。第四,中国北方平原地带氧同位素42阶段有着与欧亚大陆西部类似的自然条件,并且皆有古人类生存。第五,东北亚细石叶遗存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文化因素,这种技术代表了高流动性的适应方式,可与欧洲地区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群的适应方式进行对比。 

  上述研究问题和领域在本次专刊皆有所涉及。年小美博士等人的文章对水洞沟第1地点进行了新的光释光年代测定,将石片-石叶遗存的年代确定为距今4万到2.2-2.5万年;彭菲博士等对水洞沟第1地点的石制品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进一步指出了该地点与阿尔泰、蒙古等地区旧石器晚期初段技术的相似性;David Madsen等人报道了在水洞沟遗址附近区域发现的类似水洞沟石器技术的石制品组合,年代约4.1万年,进一步证实了水洞沟石叶技术遗存是东北亚旧石器晚期早段遗存之一。李锋博士等对水洞沟第2地点各个层位的现代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第2地点石片技术的连续发展从人类行为角度支持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同时指出探求中国古人类的行为创新需要关注人类行为的演化历程,进而总结创新表现,而非将总结自欧非等地区的现代行为清单与中国的考古学材料简单比对。关莹博士等通过残留物分析对第2地点的植物资源利用进行研究,指出植物资源在古人类的饮食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周振宇博士等对水洞沟第2地点、第12地点的石料热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指出早在3.2万年左右,水洞沟古人类便掌握了热处理技术。高星研究员等对第12地点的烧石进行了细致分析,证实了此时古人类开始掌握了对火的间接使用,开始利用烧石处理食物及饮用水。该文揭示了晚更新世末叶人类用火方式的飞跃式变化,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在线发表以来已被下载和阅览了百余次。仪明洁博士等对第12地点的细石叶技术进行分析,指出该项技术的使用使得古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寒冷的环境。裴树文研究员等通过水洞沟第7地点的遗址形成过程的分析证明该地点文化遗物未受到强烈的自然扰动,揭示了该遗址文化遗存的属性和埋藏学原理。 

  此外,该专刊发表的文章还涉及蒙古、西伯利亚等地旧石器晚期初段的综合介绍与研究,关于旧石器晚期初段内涵的反思、分布特征及其原因,东北亚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与传播,中国秦岭地区、汉江流域及河南旧石器新发现与新进展,内蒙古乌兰木伦遗址石制品的微痕分析与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等方面。 

  此次专刊集中发表了中国学者关于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尤其是有关水洞沟遗址的新材料和新认识,展示了对单个遗址进行长时间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也必将引起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旧石器的关注和重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