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版物 >> 古脊椎动物学报

学报文章下载

重庆侏罗系杨氏璧山上龙(一淡水蛇颈龙) 的再研究

2003年 第41卷 第1期:17~33

发表日期:2009-01-12李志恒来源:放大 缩小

作者:佐籐环  李 淳  吴肖春

摘要:侏罗纪的蛇颈龙类化石主要发现于欧洲,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则比较少见。亚洲的蛇颈龙化石, 尤其是侏罗纪的属种大多破碎而难以鉴别(Sato , 1998) 。到目前为止, Bishanopliosaurus youngi (Dong , 1980) 和Yuzhoupliosaurus chengjiangensis (Zhang , 1985) 是亚洲地区最为完整的侏罗纪蛇颈龙类化石,并且化石产自对于蛇颈龙而言比较罕见的淡水沉积,因此这些材料对于了解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历史动物地理和古生态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重新详细描述了采自中国重庆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杨氏璧山上龙(董枝明,1980) 。愈合情况不好的椎体和椎弓以及耻骨的边缘形态表明,杨氏璧山上龙的正型标本是一个幼年个体的头后骨架。我们的研究表明杨氏璧山上龙主要依分叉的荐肋为特征,而这一性状在初次发表时作为颈肋特征被描述。璧山上龙的其他特征包括侧扁的神经棘以及狭窄的乌喙骨和肱骨上有一个突。经过重新修理的标本显示,坐骨和耻骨相对的面呈沟槽状,这一现象表明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要较原来描述的情况复杂,是一种依靠软骨的连接,而非直接接触。本文对杨氏璧山上龙的腰带部分进行了重新复原。
    O’Keefe (2001) 的支序分析支持将Plesiosauria 二分为Plesiosauroidea 和Pliosauroidea ,后者包含两个科:Pliosauridae 和Rhomaleosauridae。这两个科主要依据头骨特征相区分。璧山上龙曾被归入Rhomaleosauridae(董枝明,1980) 。尽管是个有效种,但由于头骨缺失,并且只有少部分头后骨骼特征可以用于科的鉴别,因此杨氏璧山上龙与其他蛇颈龙的系统关系仍然不清。就目前的材料而言,杨氏璧山上龙可以归入Pliosauroidea ,但是科级地位还难以确定。
    蛇颈龙主要生存于海洋环境。除了中国以外,非海相沉积物中的蛇颈龙化石还见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而璧山上龙也不是在中国发现的惟一淡水蛇颈龙类,其他一些材料如Yuzhoupliosaurus chengjiangensis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前对东岳庙段的动物和植物群的研究证明该段为亚热带淡水沉积(蔡绍英,1988 ;孟繁松、陈大有,1997) 。杨氏璧山上龙的发现为研究蛇颈龙入侵淡水环境增添了更多信息。虽然迄今知道的淡水蛇颈龙类标本都很破碎,但它们在地理和时代上的广布性表明在蛇颈龙类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淡水种类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词:重庆璧山,侏罗系,自流井组,蛇颈龙,解剖学

卷期:41卷 01期

相关附件下载重庆侏罗系杨氏璧山上龙(一淡水蛇颈龙) 的再研究

附件: